您的位置: 首页> 业界 > 正文

凯文·凯利:AI能解决多少问题,也能引发多少问题

2023-04-17 13:15:47 来源:亚设网

AI 带来的令人惊奇的点,大都是 AI 的次生效应。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巴伦周刊”(ID:barronschina),作者:凯文·凯利,编辑:彭韧,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关于人工智能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不管你听说过多少说法,凯文·凯利的观点仍然能够带来新的启发。在他看来,人类最终会适应人工智能,就像适应汽车一样,但更难以预测的是人工智能带来的“次生效应”,就像汽车带来的交通堵塞、上下班高峰等现象。所以,即使是作为一个技术乐观主义者,他仍然担心,AI能解决多少问题,也能引发多少问题。本文选摘自凯文·凯利的最新作品《5000天后的世界》。


【资料图】

我在以前的书里曾经说过:“AI 并不会扩大贫富差距。到了 2050 年,世界上最赚钱的工作将会是自动化,以及与尚未发明出来的机器相关联的行业。”在未来的 50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AI 还会继续发展,并颠覆我们的生活。

但是,AI 究竟是“剥夺了我们的工作机会”,还是 “催生了新的就业可能”?关于这一点的讨论,还会在很长时间内持续下去。

不过,我猜测,再过 50 年的时间,比起被剥夺工作机会,新技术会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可能。虽然有些工作必然会消失,但是总体而言,工作机会会越来越多。到了那个时候,又将有新的 AI 诞生,人类注定还要产生同样的担忧。

我在一次演讲中表达过以下观点:“科学和创新其实从本质上说都是效率低下的东西,我们其实可以把追求效率和生产力的任务交给机器人去完成。”当时就有人提出疑问:“这对于有创造力的、可以实现创新的人而言固然很好。但有些人并不具备这样的素质,只能从事生产性的工作 ,这些人该怎么办? ”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只能用生产力和效率来评价的人。这是一种偏见,是古代阶级社会中的特权阶层蔑视出身卑微者的观点。只不过到了今天,这种偏见针对的是一个人有没有创造性。

即便是直到 50 岁都只从事过一种职业的人,只要给他们一个正确的动机和适当的帮助,他们就会发生改变。这和学校教育的关系不大,关键是如何改变他们的自我。我坚信如果全社会都向这个方向努力,人就一定会发生巨大的转变。

举例而言,一个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年轻人加入美国军队,就会立刻接触到很多先进的技术,并迅速掌握全面的技能。类似的研修计划如果可以大规模推广,一定会带来很多好处。

让一个以固定模式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年人再去迎接新挑战,绝对不是一件易事。但是他们最需要改变的并不是职业或家庭环境,而是人生观念,是对自我的设定。其实,对于这样的改变,人们大都是怀有热情且愿意尝试的。

那么,想要实现这种改变,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环境、技能和教育模式呢?我们需要来自社会的支持。我们还需要树立一种典范,鼓励人们渴望成为这样的人。

在工厂工作的男性,大多会表现得比较有阳刚之气,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同时展现不同的气质。这就需要社会发挥作用了。很多人并不是经过认真思考才开始从事现在的工作的,也并没有在工作中发现太多价值。因此,激发他们成为另一种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美国政府为伊拉克战争浪费了 2 兆美元!足足 2 兆啊!如果这些钱可以用在再就业的教育工作上该多好。至少在美国,有很多钱都浪费在了莫名其妙的地方。

把枯燥的工作丢给 AI,去做创造性的工作

我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只要能够获得几千个忠实的“粉丝”,很多创作者就可以衣食无忧了。未来的 AI 其实会更多地被应用在重复性较多、比较死板且追求效率的工作上。这种性质的工作人们完全可以丢给 AI,从而解放自己,多做一些有创造性的工作。

大家可能知道,如今少说也有几百万人在 YouTube上发过视频,这其中蕴含着无数的创意。这些视频的创作者大多不以此为生,都从事着其他工作。再向前追溯 200年,大家都是靠土地为生的农民,很少有时间和心情学习新鲜事物。

但这样的一群人,仅仅用了数周时间学习视频的拍摄和制作方法,接着就能创作出向他人介绍某件事或某个产品的视频。这样的创造力在他们学会如何使用技术前就藏在他们体内。他们利用由技术发展带来的空闲时间,让自己变得更有创造力,与人分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在 YouTube 出现的 200 年前,也曾有人默默地在自家农舍院内雕刻艺术品,即便没有人会给予赞美。而现在,即使是农民也可以联结全世界,农民的雕刻作品也可能得到上千人的赞美。在过去,这根本不可能。

100 万人中有 1 个人觉得有趣就够了。视频平台和互联网可以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媒体,通过它们,每个人都可以和几十亿人分享自己的作品,让数以千计的粉丝看到。即使是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创造力的人,在未来也可以凭借技术的力量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我母亲那一辈人,每天都要烧菜做饭,可能从来没有人把做饭视为创造性的活动。但是我们现在可以在YouTube 或网飞的节目中看到大量的创意烹饪,甚至一些早年间很普通的菜肴,也被认为很有创意。

还有些人热衷于收集某样物件,在自家院里搭建风车,裁衣缝纫乐此不疲……无论是什么样的兴趣爱好,只要你分享你的爱好,就可以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找到点赞和评论的人。他们的鼓励和赞美就是你发挥创造力的动力。

不存在通用的人工智能

然而,AI 不是万能的。我的前同事斯图尔特·布兰德给杂志《全球概览》(Whole Earth Catalog)起的副标题是“我们就像神一样,可能做得和神一样好”。也许,我们真的有了像神一样的力量。我不是想说我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也不是不会犯错。我想说的是我们的确拥有创造新事物的能力,甚至可以创造出能够创造其他事物的事物。

万能的神并没有创造世界,而是创造了可以创造世界的生物。重点在于二次创造。

这其实比从头打造一个世界要容易,我们只要创造出可以创造世界的生物即可。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努力成为神,创造出AI 或机器人,让它们进化出意识,可以自主进行创造活动,接下来它们就会再去发明新的事物。

等到了这一刻,我们就真的可以被称为“神”了。

不过,我不相信存在通用的人工智能,那只是神话,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思考时对人工智能的错误理解。在地球上,已知的具备智能的生物并不多,因此人类可能认为自己是非常独特的物种,并具备可通用于各种领域的智能。

我甚至不认为人类的智能具有通用性,人类的智能无非是经过几百万年的时间,为了生存下去而进化出的非常有局限性的合成物而已。在所有可能的想法与精神空间之中,它只是一个小小的点。因此,并不存在什么通用人工智能。

这就好像我们的身体不是通用的,我们的身体是为了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生存下来而进化来的,不是无所不能的。

地球上的每一个物种,为了生存下来都在努力进化成极其特殊的个体。我们的智能也与之相似。我们如果可以调查全宇宙的智能物种,必然会发现极其多样的智能种类。

我们以自己的智能创造的人工智能,只具有单一功能。我不否认,很多事物可以兼具多重功能,比如我们可以制作出厨房料理机这种既能切割又能搅拌食物的产品。但是这样的产品所谓的多功能在本质上是很单一的,因此,通用的人工智能并不存在。

AI 如果不断进化,或许会对股票市场产生巨大影响,但是假如所有人都可以使用这种 AI,那么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股市本就充满不确定性,再有 AI 加持,恐怕只会变得更加难以预测。如果只有一个人可以使用,事情或许会向明朗的方向发展,但如果谁都可以使用,好的影响只会互相抵消,并使得预测股市变得难上加难。

思考 AI 带来的改变

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应用 AI 技术的新产品,例如搭载 AI 技术的汽车等。我曾经列出过一个“最不可能和 AI结合的事物排行榜”,其中的最后一项是“编织与 AI 的结合”。不过,就在不久之前,编织也实现了和 AI 的结合。

几天前,我收到一个德国人寄来的信件,信中写道他已经写出了与编织相关的 AI 程序。所以,我们以后完全不需要因为某个事物突然“变得智能”而感到惊讶。或者说,AI 带来的令人惊奇的点,大都是 AI 的次生效应。

关于这点请允许我详细解释一下。著名的科幻作家阿瑟·C. 克拉克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想象自动化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比如,想象马车如何发展为汽车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自动化带来的真正的重大影响,其实是汽车这项发明带来的次生效应。例如交通堵塞,以及由此产生的上下班高峰,还有全新的汽车电影院等,这些都是次生效应。在一个新事物产生之初,我们很难预知它的影响会波及哪些方面。”

同理,我们比较容易想象出“X+AI”的组合,但是很难预测由此造成的影响。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当我在思考次生效应的时候我是如何思考的。

我们还是以汽车为例。当汽车遍布全世界的时候,紧随其后出现的是交通堵塞、上下班高峰。那么将汽车换成 AI 呢?当 AI 无处不在的时候,当我们使用的所有工具都和 AI 相关,当我们已经对 AI 习以为常,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存在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假如这时还有一部分人从不使用 AI,他们会过怎样不同的生活呢?或是同为 AI 使用者,人们之间的交流

和现在的我们有什么不同呢?想必 AI 也会出现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 AI 之间是否也会产生某种联系?我总会在心中饶有兴致地想象这些场景,总觉得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投资建议不代表《巴伦周刊》倾向;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关键词:

资讯
业界
企业
骑闻
产品
“雪糕刺客高温下不融化”引来网友热议 增稠剂过量的雪糕你还敢吃吗
前有雪糕界内卷冲上热搜,后有钟薛高高温下不融化引发热议。这几天,关于雪糕的话题火了。有网友称,在室温31℃左右放置1小时后,钟薛高海
2022-07-05
唐山曹妃甸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转移全面提速
春暖渤海湾,书写新画卷。位于唐山曹妃甸的金隅天坛(唐山)木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铺装、压机、翻板等工作正紧张有序
2022-03-19
石家庄海关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864份 货值3.9亿元
自今年1月1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实施以来,截至3月14日,石家庄海关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864份,货值3 9亿元。据介绍
2022-03-19
蚌埠海关累计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35份 涉及金额2583.09万元
在蚌埠海关报关大厅原产地证办理窗口,海关关员仔细核对着递交过来的材料。十分钟后,一份RCEP原产地证书打印盖章后交到了企业业务员手中。
2022-03-19
昆明西山区:“双招双引”推动人才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
为激励党员干部在营商环境建设中担当作为,昆明市西山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和人才领跑工程,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和招才引资并轨新模式,以产
2022-03-19
绥化望奎以工业化思维为引领 推动肉类加工制造产业腾飞
望奎县以工业化思维为引领,推动全县以生猪为主的肉类加工制造产业一年全面开局、三年基本成势、五年产业腾飞,聚焦五化做强做优肉类加工制
2022-03-19
凯文·凯利:AI能解决多少问题,也能引发多少问题
AI带来的令人惊奇的点,大都是AI的次生效应。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巴伦周刊”(ID:barronschina),作者:凯文·凯利,编辑:彭韧,
2023-04-17
“最美楼道”,诉说社区里的动人故事-环球精选
近日,长白新村街道美楼文化节暨第十七届学习节在长白228街坊大草坪举办。
2023-04-17
阳光城: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已被动减持超6911万股股份 环球百事通
4月14日,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阳光城”)发布关于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所持股份存在被动减持风险的预披露公告。
2023-04-17
【时快讯】专访|演员陈都灵:看反派“发疯”,挺解压
澎湃新闻记者杨偲婷最近古装剧《长月烬明》播出,饰演“反派”的陈都灵颇为出圈。对不少观众来说,她依然是《左耳》中纯情柔弱的“小耳朵”,
2023-04-17
攀枝花剑桥英语学校-天天短讯
1、攀枝花剑桥英语成立于1999年,自创建初期学校就坚持一流设施、一流教学、一流管理、一流质量的办学方针,在多年的办
2023-04-17
敢“颠覆”能“颠覆”,江苏学子“创劲”足 天天微头条
敢“颠覆”能“颠覆”,江苏学子“创劲”足4月9日,南京理工大学“光影流转”团队成员们捧起了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
2023-04-17
沧州:8个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确定 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沧州市确定8个项目为2021年全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这8个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分别为:
2022-03-19
  中新网海口1月23日电(王子谦 符宇群)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陈凤超23日说,2021年海南法院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坚强司法保障,全年有效管
2022-01-24
  新华社武汉1月23日电(记者王贤)随着春节假期临近,从广州、深圳等地返回湖北的旅客较多。为此,23日,武汉站、汉口站、襄阳东站、十堰
2022-01-24
  1月22日0—24时,广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均为珠海报告。23日,珠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珠海市政府副秘
2022-01-24
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发生3.7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23日11时58分在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发生3 7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8 40度,东经97 35度。
2022-01-24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已于近期完成交付。与传统的鲜切花不同,这些花束全部采用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
2022-01-24
  中新网宿迁1月23日电 (刘林 张华东)核酸检测是当下及时发现潜在感染者、阻断疫情传播的有效方法。23日,记者从宿迁市宿豫区警方获悉
2022-01-24
  记者从天津市人社局获悉,从明天(24日)起,天津2022年度第一期积分落户申报工作正式开始,这是新修订的《天津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天津
2022-01-24
  中新社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 刘亮)记者23日从中国海关总署获悉,2021年,中国海关组织开展“国门绿盾”专项行动,在寄递、旅客携带物
2022-01-24
  记者从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天津疫情第341—360例阳性感染者基本信息公布。  目前,这20例阳性感染者已转运至市定点医院做进一
2022-01-24
“最美基层民警”武文斌:案子破了最管用
  中新网吕梁1月23日电 题:“最美基层民警”武文斌:案子破了最管用  作者 高瑞峰  同事称他为“拼命三郎”。从警14年,武文斌破
2022-01-24
  据“西安发布”消息,截至2022年1月23日,雁塔区长延堡街道近14天内无新增本地病例和聚集性疫情。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分区分级
2022-01-24
  中新网西宁1月23日电 (记者 孙睿)据青海省地震台网测定,2022年1月23日10点21分(北京时间)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北纬38 44度,东经
2022-01-24
江西南昌:市民赏年画迎新年 书法家挥毫送春联
  (新春见闻)江西南昌:市民赏年画迎新年 书法家挥毫送春联  1月23日,“赏年画过大年”新年画作品联展江西南昌站活动在江西省文化馆
2022-01-24
  中新网成都1月23日电 (祝欢)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23日在成都举行,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郭彦与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检
2022-01-24
列车临时停车3分钟救旅客
  (新春见闻)列车临时停车3分钟救旅客  中新网广州1月23日电 (郭军 黄伟伟)“车长,车长,4号车厢有位旅客腹涨难忍,身体不舒服”…
2022-01-24
女子背负命案潜逃24年 因涉疫人员核查落网
  中新网湖州1月23日电(施紫楠 徐盛煜 赵学良)1998年7月,犯罪嫌疑人杜某因家庭琐事,用菜刀将自己的弟媳砍伤致死。案发后,她从老家河
2022-01-24
广东“00后”雄狮少年锤炼功夫迎新春
  (新春见闻)广东“00后”雄狮少年锤炼功夫迎新春  中新社广州1月23日电 题:广东“00后”雄狮少年锤炼功夫迎新春  作者 孙秋霞 
2022-01-24
05-20 中国旅游日!河北创新发展“旅游+” 打造“京畿福地 乐享河北”品牌
中国旅游日!河北创新发展“旅游+” 打造“京畿福地 乐享河北”品牌
5月19日是第12个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河北内环京津,外环渤海,携太行燕山之威,挟畿辅拱卫之要 [详细]
05-20 西湖游船“国潮宋风”特色夜游上线 体验穿越宋风豪华画舫之旅
西湖游船“国潮宋风”特色夜游上线 体验穿越宋风豪华画舫之旅
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夜西湖。想要一边沐着晚风,一边乘坐游船感受西湖夜色的别样美景吗?那就来体验一把穿越宋风的豪华画舫之 [详细]
05-20 杭州:露营成今年最大热点 “城市露营”模式受年轻人追捧
杭州:露营成今年最大热点 “城市露营”模式受年轻人追捧
一顶帐篷、一副桌椅、一张地垫,寻个湖畔草坪,就能体验时下最热的旅行方式——露营。五一假期,杭州灵山景区铜鉴湖九曲梅韵和海棠融春两块 [详细]
03-19 2022岳阳国际旅游节开幕 特色农产品展销等系列活动目不暇接
2022岳阳国际旅游节开幕 特色农产品展销等系列活动目不暇接
今天,天下洞庭岳阳市君山区第九届良心堡油菜花节暨2022岳阳国际旅游节开幕,菊红、粉红、水红、桃红、紫色、白色等七色组成的4万亩花海在 [详细]
03-19 2022年郴州计划重点推进文旅项目101个 总投资354亿元
2022年郴州计划重点推进文旅项目101个 总投资354亿元
3月16日,我市举行全市文旅项目和城市大提质大融城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市委书记吴巨培宣布项目开工。郴州嘉合欢乐世界、仙福路工地清风徐来 [详细]
03-19 宿州泗县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擦亮城市品牌
宿州泗县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擦亮城市品牌
近年来,泗县以争创安徽省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努力擦亮水韵泗州 运河名城城市品牌,全县文化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详细]
03-19 淡季不忘引流 京郊民宿市场有望迎来回暖
淡季不忘引流 京郊民宿市场有望迎来回暖
旅游淡季中的京郊民宿有望成为市场中最先复苏的板块。3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正值旅游淡季,且受疫情变化的影响,不过各家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