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界 > 正文

2023明文化论坛在北京昌平开幕 明文化专项文保基金成立

2023-07-09 06:34: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孝靖皇后十二龙九凤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观众驻足观看孝靖皇后“百子衣”

发掘传承明文化精华,传递丰富的明文化内涵,共探文物活化路径……昨日(8日),以“臻美大明 溢彩彰华”为主题的2023明文化论坛在明十三陵景区游客中心举办。论坛上,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明文化专项基金同步成立,专项基金将推动明文化研究。

上午9时,主论坛正式开讲。论坛设置了主旨演讲、南北对话、现场连线、专家观点等多个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中国明史学会名誉顾问毛佩琦和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邱跃等近10位专家学者,围绕《美学视野下的明文化》《王学和左派王学的社会价值》《〈永乐大典〉对当代文化建设的启示》等主题深入交流,共享明文化研究成果。现场,北京明十三陵和南京明孝陵还进行了“南北对话”,双方负责人围绕《明代遗产保护与明文化活态传承》进行探讨,共促明文化历史融合发展。

主论坛上,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明文化专项基金同步成立,该专项基金将在资助明文化有关文物保护修缮、推动学术研究开展、推进明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传播、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新时代明文化保护利用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本届明文化论坛议题在设置方面,突出探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内容,邀请了60位文化名人、知名学者,分别在明十三陵景区游客中心、北京服装学院、国家典籍博物馆等场地围绕文化遗产、文旅融合、数字文博、服饰美学、永乐大典等五大主题展开学术探讨交流,进一步实现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让明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除了专家学者,主论坛上还跨界邀请大V“明粉”,共同探讨新时代明文化高质量发展传承的方向和路径。这些大V作为“明粉看明朝”活动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代表,围绕论坛主题,拍摄了短视频并发布在社交媒体上,营造出全民共建共享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让论坛成为全民共享的大众化活动。8日,不少“明粉”还自发来到明十三陵神路,为纪念明十三陵申遗成功20周年,他们在此上演了明代出警入跸仪仗,再现了明代皇帝出京谒陵的盛况。在场“明粉”表示,明十三陵景区为明文化爱好者提供了展现复原传统礼仪文化的机会,也能够以此向外界传播明文化、推广传统文化,让更多当代年轻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现场

金冠凤冠64年后再聚首

昨日,随着2023年明文化论坛正式开幕,明十三陵景区游客中心还迎来了从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而来的两顶珍贵凤冠,这也是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金翼善冠以及孝端、孝靖皇后所有四顶凤冠时隔64年后再次齐聚一堂,重量级的展览也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一睹国宝真容。

“以前都是在书上看冷冰冰的文字,今天见到了实物,非常激动!”来自昌平的邢新欣带着女儿一起来到明十三陵游客中心,历史学专业的她向女儿讲述着这些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邢新欣告诉北青报记者,昌平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近年来各种文化活动也很多,她只要有空就会带着孩子参加,9岁的女儿耳濡目染,也对历史和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

据介绍,这次在明十三陵景区游客中心举办的“明定之典——定陵文物再聚首展”不仅是四顶凤冠和万历皇帝的金冠首次齐聚一堂,其中孝靖皇后十二龙九凤冠真品是唯一一次面向公众对外展出,展出时间仅为7月8日当日。

“我原来在不同地方见过金冠和一些凤冠,但这次能亲眼见到从未展出过的十二龙九凤冠真品,实在是太兴奋了!”“明粉”杜书瑜告诉北青报记者,她是一位历史类自媒体博主,这次专程来一睹国宝,她打算用视频的形式把这些珍贵文物和背后的故事分享给粉丝。

而在文创区,以明十三陵为背景创作的各类文创产品也吸引着游客们的目光。“朕的托儿”杯垫、“朕的马”摆件等有趣文创产品让明文化也时尚起来。要说人气最高的,莫过于以金冠和凤冠为造型的印章了,杜书瑜介绍,与一般印章不同,这几款印章是按照颜色划分的,叠加相印就能得到一个多彩的凤冠造型,不少游客纷纷盖在明信片上以作纪念。

当科技遇上明文化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在沉浸式展区,一个VR看十三陵的装置引起了不少参观者的兴趣。戴上VR眼镜,如同置身于定陵地宫,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角落与细节。工作人员介绍,除了VR看明十三陵,他们还与定陵博物馆合作,对定陵出土文物进行实景线上还原,观众可以720度无死角、全方位、近距离观看文物,让沉睡的文物从珍宝库中走出来,呈现在普通大众面前。

对话

南北明陵共话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

2003年,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一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南一北两座世界文化遗产共同讲述着明代的灿烂文化。2023明文化论坛上,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副局长、明孝陵管理单位负责人廖锦汉与北京市明十三陵管理中心书记、主任崔宙鹏展开了一场南北对话。

主持人:明孝陵和明十三陵同为世界文化遗产,双方都是如何做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

崔宙鹏:明十三陵管理中心主要从推进明十三陵规划的编制和申报,以及实施文物本体保护修缮两方面推进文化遗产保护。近年来,多项与明十三陵相关的规划先后获批,《十三陵镇国土空间规划》也启动编制。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将在规划引领下,以十三陵世界遗产为抓手,有序引导核心保护区内的村庄搬迁,整治明十三陵周边环境,加强周边区域风貌管控,再现明十三陵历史风貌。打造以明文化为主题的国际文化旅游名镇,推动文物保护、文旅发展和乡村振兴。

在文物本体保护修缮方面,明十三陵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方针和“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的原则,累计投入资金近7.3亿元用于推进文物本体的保护性修缮,消除文物本体安全隐患,维护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此外,为更好保护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昌平区委、区政府还设立了明十三陵文物保护和环境整治专项资金,每年区财政投入2000万元专门用于明十三陵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使文物保持整洁、安全和稳定的良好状态。

廖锦汉:明孝陵围绕“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方针,以国际视野加强规划保护,将钟山之北和中华门外八处明功臣墓纳入一体化保护。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第一陵在文化意义上的完整性,以及遗产的真实性方面得到进一步彰显。此外,明孝陵以系统理念实施保护修缮,相继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合作开展考古勘探、建筑保护、馆藏文物修复、文保及周边环境整治等保护修缮项目,先后完成了神功圣德碑亭加顶保护工程、大金门和享殿修缮保护工程。

主持人:如今我们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也发生着变化,要让文化遗产走入大众生活视野当中去,那么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上,两个明陵做了哪些工作?

崔宙鹏:明十三陵主要从学术研究、馆藏文物活化利用、举办明文化论坛、探索文旅农融合新思路等方面推进文物活化利用。其中两届明文化论坛的举办对推进明文化的研究、发展、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明十三陵还结合文化遗产日,举办了出警入跸仪仗展演、祭祀祈福大典、大射礼、中华武备表演、明朝服饰表演等特色活动,让广大游客沉浸感受十三陵的明文化。

廖锦汉:明孝陵主要从博物馆展览、研学、文创、非遗进景区等方面推进文物的活化利用。目前,“孝陵营造”“小小讲解员”“听大树讲故事”等研学活动已经形成了品牌特色,成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景区研学产品。

活动

打造10项系列文化活动贯穿全年

昨日的明文化论坛主会场,游客络绎不绝,大家有的站在国宝金翼善冠和凤冠前静静欣赏,有的前往文创区咨询选购,还有人去沉浸体验区感受科技与历史的碰撞。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几位游客还身着明代传统服饰出现在会场。面对游客们对明文化的热情,北京市昌平区又推出了哪些文化活动满足游客需求?

据了解,为了让游客能沉浸式体验明文化,昌平区打造了覆盖全年的10项系列文化活动,邀请广大市民沉浸式体验明文化,推动明文化活态传承,更大限度地发挥明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

论坛开幕当天,在明十三陵长陵景区举办了以“日月同歌”为主题的北京古建音乐季十三陵专场音乐会。音乐会以中国传统音乐的形式诠释论坛主题“臻美大明 溢彩彰华”,在十三陵的地标建筑长陵祾恩殿前演奏传统乐曲,让跃动的音律在明代古建筑前跳动,从音乐角度挖掘明文化的美学元素,以充满动态和创意的演出带领观众穿越古今时光、享受视听盛宴。

此外,本届论坛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就已经开展了面向大众、鼓励社会参与的一系列活动,包括新年祈福大典、明代甲胄巡游、《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复原展、明代服饰复原大秀、关王庙祭祀礼仪、居庸关古战重演等。整个2023明文化论坛10项系列活动将贯穿2023全年,主要以礼乐展演、明制服饰秀、仪式复原等形式让社会大众更多地接触明文化、了解明文化、享受明文化、传播明文化。

本届明文化论坛深入发掘明文化时尚内涵,推动明文化历史艺术价值的有效经济转化。联合文旅集团和北京服装学院举办“对话古今 昌平礼物”大赛,立足明代美学各类要素,以“设计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围绕明文化之美主题打造系列“昌平礼物”,推动明文化创意事业产业发展。

在大众化、时尚化的系列活动之外,大明书场、“大明故事我开讲”等多项常态化系列活动将贯穿全年,使论坛主题得以持续诠释。大明书场以“月讲”和重要节日节点、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按照不同主题持续推出,每期围绕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社会、科技、文艺等领域,邀请专家学者探讨明史、明文化价值,讲好明史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明故事我开讲”活动将充分发挥十三陵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发现培养乡村振兴的文化高素质带头人,弘扬宣传正能量的明朝历史风物、人物传记及与明十三陵有关的传承保护、文创能人、美食民俗、导游趣事等为主题的现代故事,增强文化自信。(袁艺 张月朦)

关键词:

资讯
业界
企业
骑闻
产品
“雪糕刺客高温下不融化”引来网友热议 增稠剂过量的雪糕你还敢吃吗
前有雪糕界内卷冲上热搜,后有钟薛高高温下不融化引发热议。这几天,关于雪糕的话题火了。有网友称,在室温31℃左右放置1小时后,钟薛高海
2022-07-05
唐山曹妃甸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转移全面提速
春暖渤海湾,书写新画卷。位于唐山曹妃甸的金隅天坛(唐山)木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铺装、压机、翻板等工作正紧张有序
2022-03-19
石家庄海关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864份 货值3.9亿元
自今年1月1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实施以来,截至3月14日,石家庄海关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864份,货值3 9亿元。据介绍
2022-03-19
蚌埠海关累计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35份 涉及金额2583.09万元
在蚌埠海关报关大厅原产地证办理窗口,海关关员仔细核对着递交过来的材料。十分钟后,一份RCEP原产地证书打印盖章后交到了企业业务员手中。
2022-03-19
昆明西山区:“双招双引”推动人才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
为激励党员干部在营商环境建设中担当作为,昆明市西山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和人才领跑工程,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和招才引资并轨新模式,以产
2022-03-19
绥化望奎以工业化思维为引领 推动肉类加工制造产业腾飞
望奎县以工业化思维为引领,推动全县以生猪为主的肉类加工制造产业一年全面开局、三年基本成势、五年产业腾飞,聚焦五化做强做优肉类加工制
2022-03-19
2023明文化论坛在北京昌平开幕 明文化专项文保基金成立
孝靖皇后十二龙九凤冠。发掘传承明文化精华,传递丰富的明文化内涵,共
2023-07-09
艾瑞泽7防冻液多久更换一次合适(艾瑞泽7防冻液多久更换一次?)
艾瑞泽7防冻液两年或四万公里更换一次,艾瑞泽7长宽高分别为4652mm、18
2023-07-09
深圳市五色土科技有限公司(关于深圳市五色土科技有限公司介绍)
1、深圳市五色土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01月14日成立。2、法定代表人薛彬
2023-07-09
杨思明,开除党籍、解除劳动关系!江西农信系统近两年14名中高层落马
主动投案两个月后,南昌农商行原副行长杨思明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有了新进
2023-07-08
【蓉火向前冲】火炬手姚菲:古老中华文明点燃大运活力
【蓉火向前冲】火炬手姚菲:古老中华文明点燃大运活力2023年07月08日21
2023-07-08
为什么余额宝比股票收益高 为什么余额宝的收益这么高
余额宝中投资类型为货币型基金,相对于股票波动性更小。余额宝的收益比
2023-07-08
沧州:8个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确定 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沧州市确定8个项目为2021年全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这8个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分别为:
2022-03-19
  中新网海口1月23日电(王子谦 符宇群)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陈凤超23日说,2021年海南法院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坚强司法保障,全年有效管
2022-01-24
  新华社武汉1月23日电(记者王贤)随着春节假期临近,从广州、深圳等地返回湖北的旅客较多。为此,23日,武汉站、汉口站、襄阳东站、十堰
2022-01-24
  1月22日0—24时,广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均为珠海报告。23日,珠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珠海市政府副秘
2022-01-24
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发生3.7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23日11时58分在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发生3 7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8 40度,东经97 35度。
2022-01-24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已于近期完成交付。与传统的鲜切花不同,这些花束全部采用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
2022-01-24
  中新网宿迁1月23日电 (刘林 张华东)核酸检测是当下及时发现潜在感染者、阻断疫情传播的有效方法。23日,记者从宿迁市宿豫区警方获悉
2022-01-24
  记者从天津市人社局获悉,从明天(24日)起,天津2022年度第一期积分落户申报工作正式开始,这是新修订的《天津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天津
2022-01-24
  中新社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 刘亮)记者23日从中国海关总署获悉,2021年,中国海关组织开展“国门绿盾”专项行动,在寄递、旅客携带物
2022-01-24
  记者从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天津疫情第341—360例阳性感染者基本信息公布。  目前,这20例阳性感染者已转运至市定点医院做进一
2022-01-24
“最美基层民警”武文斌:案子破了最管用
  中新网吕梁1月23日电 题:“最美基层民警”武文斌:案子破了最管用  作者 高瑞峰  同事称他为“拼命三郎”。从警14年,武文斌破
2022-01-24
  据“西安发布”消息,截至2022年1月23日,雁塔区长延堡街道近14天内无新增本地病例和聚集性疫情。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分区分级
2022-01-24
  中新网西宁1月23日电 (记者 孙睿)据青海省地震台网测定,2022年1月23日10点21分(北京时间)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北纬38 44度,东经
2022-01-24
江西南昌:市民赏年画迎新年 书法家挥毫送春联
  (新春见闻)江西南昌:市民赏年画迎新年 书法家挥毫送春联  1月23日,“赏年画过大年”新年画作品联展江西南昌站活动在江西省文化馆
2022-01-24
  中新网成都1月23日电 (祝欢)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23日在成都举行,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郭彦与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检
2022-01-24
列车临时停车3分钟救旅客
  (新春见闻)列车临时停车3分钟救旅客  中新网广州1月23日电 (郭军 黄伟伟)“车长,车长,4号车厢有位旅客腹涨难忍,身体不舒服”…
2022-01-24
女子背负命案潜逃24年 因涉疫人员核查落网
  中新网湖州1月23日电(施紫楠 徐盛煜 赵学良)1998年7月,犯罪嫌疑人杜某因家庭琐事,用菜刀将自己的弟媳砍伤致死。案发后,她从老家河
2022-01-24
广东“00后”雄狮少年锤炼功夫迎新春
  (新春见闻)广东“00后”雄狮少年锤炼功夫迎新春  中新社广州1月23日电 题:广东“00后”雄狮少年锤炼功夫迎新春  作者 孙秋霞 
2022-01-24
05-20 中国旅游日!河北创新发展“旅游+” 打造“京畿福地 乐享河北”品牌
中国旅游日!河北创新发展“旅游+” 打造“京畿福地 乐享河北”品牌
5月19日是第12个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河北内环京津,外环渤海,携太行燕山之威,挟畿辅拱卫之要 [详细]
05-20 西湖游船“国潮宋风”特色夜游上线 体验穿越宋风豪华画舫之旅
西湖游船“国潮宋风”特色夜游上线 体验穿越宋风豪华画舫之旅
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夜西湖。想要一边沐着晚风,一边乘坐游船感受西湖夜色的别样美景吗?那就来体验一把穿越宋风的豪华画舫之 [详细]
05-20 杭州:露营成今年最大热点 “城市露营”模式受年轻人追捧
杭州:露营成今年最大热点 “城市露营”模式受年轻人追捧
一顶帐篷、一副桌椅、一张地垫,寻个湖畔草坪,就能体验时下最热的旅行方式——露营。五一假期,杭州灵山景区铜鉴湖九曲梅韵和海棠融春两块 [详细]
03-19 2022岳阳国际旅游节开幕 特色农产品展销等系列活动目不暇接
2022岳阳国际旅游节开幕 特色农产品展销等系列活动目不暇接
今天,天下洞庭岳阳市君山区第九届良心堡油菜花节暨2022岳阳国际旅游节开幕,菊红、粉红、水红、桃红、紫色、白色等七色组成的4万亩花海在 [详细]
03-19 2022年郴州计划重点推进文旅项目101个 总投资354亿元
2022年郴州计划重点推进文旅项目101个 总投资354亿元
3月16日,我市举行全市文旅项目和城市大提质大融城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市委书记吴巨培宣布项目开工。郴州嘉合欢乐世界、仙福路工地清风徐来 [详细]
03-19 宿州泗县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擦亮城市品牌
宿州泗县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擦亮城市品牌
近年来,泗县以争创安徽省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努力擦亮水韵泗州 运河名城城市品牌,全县文化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详细]
03-19 淡季不忘引流 京郊民宿市场有望迎来回暖
淡季不忘引流 京郊民宿市场有望迎来回暖
旅游淡季中的京郊民宿有望成为市场中最先复苏的板块。3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正值旅游淡季,且受疫情变化的影响,不过各家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