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强基补短板、以案释法进行时,欢迎收看由云南省司法厅、云南省普法办联合制作播出的《以案释法》。5月15日是第14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云南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公安经侦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到四月,云南省公安经侦部门以"十大专项行动"为牵引,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有效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共侦办经济犯罪案件1559起,破案131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86人,挽回经济损失4.1亿元。严打走私违法犯罪,筑牢边境安全屏障,不断加大打击走私违法犯罪工作力度。
(相关资料图)
云南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副总队长阮智齐介绍,一月到四月警方共查处走私违法犯罪案件633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828人,涉案价值9000多万元。
严打民生领域经济犯罪,保护人民财产安全,今年1到4月,共立案侦办涉烟犯罪案件359起,查获假冒走私卷烟8000多万支。除此之外,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经侦大队重点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有效遏止了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高发态势。
2022年昆明公安破获经济犯罪案件1494起 挽回经济损失71亿元
5月12号,昆明警方召开"普法强基补短板 昆明公安在行动"暨"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专场新闻发布会。
公安机关主动收集研判金融、财税、证券、商贸等重点领域犯罪信息和动向,及时发现通报经济金融监管风险和漏洞。2022年共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49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12名,挽回经济损失7.1亿元。聚焦各类侵害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合法利益的突出经济犯罪,集中破获一批假借房屋装修租赁、店商加盟、健康养老等为名实施的投资理财骗局。
在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方面,民警深入体验企业、群众办事难点、痛点、堵点,有针对性地改进昆明公安政务服务在办事环节、流程审批、办理时限等方面的问题。重点强化"一网通办",积极推行"一窗通办",打造公安政务服务15分钟便民利企办事圈。
深夜多次非法采矿 7人终落网
最近,呈贡雨花街道的工作人员在巡查时发现,在一处名叫灯笼山的地方,有人为开挖的迹象。通过呈贡警方调查,一个非法采矿的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民警押解嫌疑人包某来到案发地点。在灯笼山的多个区域,包括山腰、林间,路边,都有包某等人开挖矿产的痕迹。
呈贡公安分局森林警察大队民警保德旺介绍,涉案的七个人是有明确分工的,有人负责运输,有人负责挖矿,有人还负责放哨。
嫌疑人包某交代,今年二月初,经过提前踩点后,他和几个朋友邀约在夜间上山,躲避巡查,通过人工开挖的方式盗采磷矿资源,之后由接头的司机运输到加工厂变卖。2月初至3月中旬,7名嫌疑人在昆明呈贡区 、晋宁区多处地点非法盗采磷矿石120.90立方米,经测算,造成磷矿资源损失超过30万元。我国刑法规定:违反矿产资源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7名嫌疑人全部落网,对非法盗采磷矿资源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其中的4名嫌疑人已被依法逮捕。
嘉宾点评
北京盈科(昆明)律师事务所寸杨翡律师:案例中的情况涉及非法采矿,非法采矿罪是指:个人或组织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开采矿石或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情节严重或特别严重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为第343条。案例中犯罪嫌疑人非法盗采矿石的地点为国家禁采区域,且造成磷矿资源损失超过30万元,根据《关于办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实施非法采矿行为,在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采矿,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或者在禁采区、禁采期内采矿,开采的矿产品价值或者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在5万元至15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43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案例中的情况已经达到非法采矿罪的入罪门槛,涉嫌非法采矿罪。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和能源基础,非法采矿不仅扰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还会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希望广大群众切莫贪图私利、以身试法,如发现非法采矿行为要积极向公安机关、自然资源部门举报,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关键词:


























